瀚华金控张国祥: “伙伴金融”将把握普惠金融机遇
发布时间:2015-06-10 16:32:31 | 点击率:
在港交所挂牌的中国普惠金融服务集团瀚华金控(03903.HK)日前计划进行债券发行,欲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9亿元,首期债券规模15亿元。公司董事长张国祥8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普惠金融”外部环境非常好,庞大的市场需求使公司机遇远大于挑战。作为中国首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全国性普惠金融服务集团,目前公司提出“伙伴金融”新理念,实现公司业务的转型升级。
机遇大于挑战
中国证券报:作为中国首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全国性普惠金融服务集团,你如何理解“普惠金融”的概念?
张国祥:“普惠金融”是联合国及世界银行在2005年率先提出的。经过公司10年多的实践,我所理解的“普惠金融”至少包括三层含义。其一是包容性金融,是对相对弱势群体提供高效的多层次、全方位金融服务;其二,普惠金融应该是互惠金融,而不是优惠金融,通过合理的利差空间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三,普惠金融应该是综合金融,应该向综合业态发展,要有延伸,这样才能增强抗周期性风险的能力,我想今后单一模式或将难以持续。
中国证券报:目前瀚华金控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会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张国祥:从行业发展趋势看,“普惠金融”外部环境非常好,政府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银监会还成立了普惠金融工作部。从市场需求来看,是巨大的“蓝海”市场,中国有近5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潜在需求超过10万亿元。从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来看,可以说机遇大于挑战。其中,机遇方面主要在于国家进一步开放普惠金融和积极推进市场化,加上中国走出去国际战略的实施以及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机遇,这些都给民营资本带来更大机会。挑战方面则包括资本、人才、业务模式、风险控制等方面,需要不断升级和完善,普惠金融各业态一定要拥抱信息化、大数据,谁应对的好,谁的机遇就把握的更好。
中国证券报:瀚华金控成立10多年来一直从事融资担保和小额贷款业务,公司在这方面有哪些优势和特色?
张国祥:从比较优势来看,瀚华金控战略升级和业务模式调整等方面的灵活性较为明显;而与众多小贷公司而言,公司又有一定的网络、人才和资本等规模优势。今后瀚华金控要扬长避短,积极发挥综合优势。我们的特色是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聚焦,这种差异化就是特色;公司的贷款服务以信用方式为主,也是一种特色;此外在延伸增值服务方面,我们也做得比较好。
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
中国证券报:风控机制是金融类企业的核心,公司在行业内的坏账率也明显低于同行。作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普惠金融服务集团,在这方面有什么秘诀吗?
张国祥:我认为整体来看,公司在政策风险、道德风险、法律风险方面的防控做得比较好。我们的要求是要坚持普惠、安全和透明。流动性风险方面,我们则坚持“小额、分散”原则,保持良好的资产结构和充足的现金流。在每一单业务操作方面,我们则进行授权管理,即根据各级公司成立时间长短、团队成熟程度和服务客户综合评价等进行授权。
在我们的小微企业客户方面,系统性风险其实很小,这对公司运营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仅会为我们的客户提供资金,还要提供管理经验、行业信息等增值服务,并且通过收益覆盖来降低风险,通过综合能力提升,把不良率控制在合理区间。
中国证券报:公司提出的“伙伴金融”新理念,这个理念与其他小贷公司有何不同?
张国祥:我们对“伙伴”的理解是“伙伴金融,一生相伴”、“你从小到大的伙伴”。我认为,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经济是金融的舞台。舞台当中,中小微企业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结伴唱戏。所谓“伙伴金融”,我认为有三点要义,第一是普惠金融需要有温度、有性格、有情感,其内涵是平等协商,包括额度、期限、还款方式等,双方可以共同商定。第二是融通和融合,通过综合性服务尽量满足小微企业的不同需求,双方之间实现融合、融通甚至融入。第三是选择意味着信任,应当互惠互利,共担、共享和共生。
整体来看,现在企业的兴衰不外乎有三种原因,自身层面占40%,市场层面的不可预见性占30%,金融服务不到位也占30%。瀚华金控就是想把企业自身的40%和伙伴金融服务的30%形成70%的“合力”,共同对抗市场不可预见性的30%,那么企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了,而金融的风险则更小了。
中国证券报:公司如何看待港股股价方面的背离现象?
张国祥:我们本次是计划募集债券规模为15亿元,这使瀚华金控成为国内首家公开发行公司债的担保小贷类公司。去年2月我们公司还是首家发行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公司。通过在资本和债券市场上融资开拓,可以说我们为普惠金融公司再融资提供了一个多渠道并举的样本。目前瀚华金控正在积极探索突破普惠金融服务原有的单一业务模式,以“伙伴金融”的新理念新思维带领公司向多元化及综合化业务模式转型升级,与中小微企业及其产业链伙伴建设普惠金融生态圈,将瀚华金控打造成为中小微企业的最佳综合金融合作伙伴。
但是如何让香港国际投资者更加充分了解公司的特有的普惠金融业务模式和发展模式,还需要公司多与投资者交流与沟通。同时,公司除了现有业务模块之外,还要抓紧时间把更多业务模块发展起来,当然这需要与监管政策的开放程度与节奏等外部环境相匹配。我认为,现在正好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开放大环境,公司一定会把握机遇,尽快实现转型升级。我认为中国普惠金融的阳光雨露已来临,普惠金融之花也必将加快绽放。(中国证券报 王小伟)